高血壓
一、高血壓概述
高血壓也稱血壓升高,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於正常的現象,高血壓常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大多數患者可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發病,並且血管壁長期承受著高於正常壓力會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嚴重疾病。
中國高血壓調查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2015年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7.9%,也就是說約每3位成人中就有1例高血壓患者,同時患病率趨勢總體還在逐漸增高。
高血壓定義為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有3次診室血壓值(由醫護人員在標準條件下按統一規範進行測量獲得的血壓值)均高於正常,即診室收縮壓(俗稱高壓)≥140mmHg和舒張壓(俗稱低壓)≥90mmHg,而且這3次血壓測量不在同一天內。
如果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即使血壓值低於140/90mmHg,也應診斷為高血壓
二、高血壓類型
根據血壓升高的水平,可將高血壓分為高血壓1級(輕度)、2級(中度)、3級(重度)。
1級高血壓血壓值為140-159/90-99mmHg
2級高血壓血壓值為160-179/100-109mmHg
3級高血壓血壓值為180/110mmHg
此外,還可分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和單純舒張期高血壓。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為收縮壓高於140mmHg,但舒張壓正常(低於90mmHg);
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為收縮壓正常(低於140mmHg),但舒張壓高於90mmHg。
高血壓並不只是在老年人群中有,按患病群體不同,可分為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妊娠高血壓、中青年高血壓和老年高血壓。
三、高血壓發病病因
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行為習慣是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關於高血壓的發病病因,是全世界科學家在不斷探索的難題,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的病因至今仍未明確。既往將這類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但這個名稱已經成為過去式,目前統稱為高血壓。
在表現為高血壓的患者中,5%是由於某些確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壓升高,這被稱為繼發性高血壓,這類高血壓可通過治療導致血壓升高的疾病而得到根治或改善。
很多高血壓患者在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的情況下,就已發生了無症狀的其他疾病,這就是通常說的靶器官損害,所以高血壓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四、高血壓典型症狀
其實,高血壓有時候會有一些不太特異的症狀,比如頭部脹痛、陣發性眩暈、胸悶不適、四肢麻木等,這時患者及接診醫生都要警惕是不是早期高血壓的信號。
典型症狀:頭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鳴等。
若已達高血壓危象(≥180/120mmHg),患者可發生卒中、視物模糊、意識喪失、失憶、心肌梗死、腎功能損害、主動脈夾層、心絞痛、肺水腫以及子癇。
五、高血壓的傳統治療方式
高血壓的治療根本目標是降低發生心腦腎及血管併發症和死亡的總危險。降壓治療的獲益主要來自血壓降低本身。對普通高血壓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根據高血壓患者的總體風險水平決定是否服用降壓藥物以及藥物治療方案。
高血壓是一種可控制而不可治癒的疾病,需終生治療,一旦開始藥物治療則不可隨意自行停藥、換藥,否則會使血壓再一次升高,甚至難以控制。長期高血壓可引發心臟病、卒中、腎功能衰竭、眼底病變甚至失明等嚴重併發症並威脅到生命安全。因此,高血壓治療要使血壓值達標,並實現血壓長期平穩,治療效果好的情況下,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六、高血壓的危害
人體的血管遍佈全身,血管內壓力過高,脆弱硬化部分的管道就容易爆裂 發生在腦血管,就是出血性腦卒中。如發生在,因腎臟是極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這種微細的管道在長期高壓的影響下發生硬化、狹窄、功能損害從而使腎毛細血管網排除身體內毒物的功能受損體內有毒物質貯留於血內,即成為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在高血壓的諸多併發症中,高血壓伴冠心病的發病率高達83%,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作。對這兩類患者,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0mmHg以下。

高血壓對重要生命器官危害不容惑視,特別是心、腦、腎三個重要的生命器官是致命性打擊和嚴重的併發症,對家庭和社會無論是財力還是精力都帶來沉重的負擔。
七、UCF對高血壓的修復原理及作用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
人體內的血壓受許多因素的調節,在衰老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人體血管內皮細胞保持收縮和擴張的能力下降。這種「彈性」的下降是由於自由基ROS的損傷,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
這一過程(以及身體衰老過程中的許多其他過程)都是由於人體干細胞群有效修復能力的下降,與身體其他的細胞相似,這些干細胞由於衰老過程而受損休眠。
UCF全陣列細胞因子的工作原理是:瞬間激活人體自身沉睡的干細胞進行自我靶向修復受損及老化的細胞,逆轉身體衰老細胞。
UCF全陣列細胞因子含有刺激血管生長的細胞因子,經全身修復後通過血液流經全身,可以促進血管新生,增加血管彈性,對高血壓有很好的改善修復作用。
1、UCF細胞因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UCF從原材料、生產、製造到銷售全流程符合澳大利亞最高藥監機構TGA的檢測標準,並擁有澳大利亞政府批准的一系列合法資質,全流程通過國際最高醫學檢測標準NATA檢測認證。UCF細胞因子專利產品經證實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無任何副作用和排異反應。
2、來自「零歲」生命最強大的修復能力——UCF
PURECELL首席科學家UCF細胞因子專利發明人Andrew French教授通過實驗發現,越年輕的血液,細胞因子的陣列越優異,修復能力越強。新生兒臍帶血中提取的細胞因子陣列主要作用於生命體的生長和修復,而成年人的血液細胞因子則主要趨向於炎症和衰老。因此,UCF細胞因子國際專利產品的原材料採用臍血血漿。來自「零歲」生命的最優的細胞因子組合陣列。
3、激活喚醒人體自身干細胞發揮修復作用的金鑰匙——細胞因子
干細胞通過分泌的細胞因子發揮其強大的修復作用,這一點早已被業界證實。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干細胞大量沉睡休眠,加速人體衰老和相關疾病的產生,細胞因子則是從源頭激活人體內自身干細胞進行自我靶向修復,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機能。
4、根源修復
高血壓是常見的一種慢性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傳統的治療方式除了改善生活方式、注意飲食、配合降壓藥物之外,無法從根源治癒高血壓症狀。UCF全陣列細胞因子的強大修復再生作用,可不同程度的修復體內血管壁,增加血管彈性,從一定程度上修復高血壓症狀,防止高血壓併發症的產生。
八、UCF修復高血壓病史案例
案例一:
病情描述:H先生是一家大型製藥公司老闆,因為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精神緊張導致高血壓症狀,並且有長達5年以上的高血壓病史,需要常年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
病情診斷:根據H先生2017年的診室血壓值顯示,其收縮壓為141mmHg,舒張壓為76mmHg,因為長期服用降壓藥的緣故,雖然H先生的血壓值沒有顯示特別高,但亦可診斷為高血壓患者。

2017年8月11日H先生的體檢報告
UCF修復方案:2017年8月,由PURECELL首席醫療專家Dr. Ian Chinsee根據H先生的體檢報告及身體健康狀況為其制定了UCF修復方案。同月,H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進行了一次UCF全身抗衰老修復。

2017年8月H先生進行UCF全身修復
修復效果反饋:在H先生進行一次UCF全身修復後,Ian Chinsee醫生根據H先生所講述的日常生活習慣控制及飲食控制等,綜合各個方面建議H先生可停止服用降壓藥物觀察3個月,以觀後效。
令人驚喜的是,H先生在聽取Ian醫生建議停藥1個月後,血壓值從原來需服藥控制的141/76mmHg,降至116/67mmHg。在UCF全身修復3個月後複查時,H先生依然沒有服用任何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血壓值穩定在119/67mmHg。

UCF修復3個月後H先生血壓複查情況
修復效果跟蹤:距離H先生進行UCF修復至今已經2年有餘,根據我們的健康跟蹤顯示,H先生再也沒有服用過任何降壓藥,血壓值一直處於正常範圍內,且保持穩定水平。根據2019年8月14日H先生的體檢報告顯示,H先生的血壓值為122/77mmHg(見下圖)。
並且,H先生早期患有糖尿病,且已經引發併發症糖尿病足,在經過一次UCF全身修復後,不僅改善了高血壓的狀況, 同時因為H先生是全身修復,UCF中含有刺激新生血管生長的細胞因子,對於因遠端肢體缺血而引起的糖尿病性潰瘍及局部潰爛有較好的修復作用。因此,H先生的糖尿病足亦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改善,至今未復發。
根據H先生最近的體檢報告顯示,其心臟功能指數為3.8L/min*m2,作為已經62歲的H先生來說心臟功能還優於其32歲的女兒(心臟功能指數為3.4L/min*m2)。

2019年8月UCF修復2年後H先生血壓檢查情況

H先生和其女兒的心臟指數對比(左圖為H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