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珍「膝」│給生命一個有力的支點!

分類:微端資訊 作者:purecell 時間:2019-01-29 閱讀:139

圖片12.png

膝關節被貼切地比喻為」生命的支點「,在人體中負重最大和運動最多的關節,我們的日常生活如:行走、跑步、下蹲、站立等,膝關節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是人體中退化最早、損傷最多的關節

隨著生活習慣及年齡的增加,我們的膝關節會發生客觀性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又稱「老寒腿」。據不完全統計,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約有60%以上的人患有此病。其病理表現為關節軟骨變薄、軟化、失去彈性,甚至碎裂,軟骨下的骨質及周緣增生形成骨贅。其臨床表現為膝關節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樓下樓艱難、站著難蹲下、蹲著站不起來,使患者十分痛苦。


究竟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怎樣產生的呢?


正常的膝關節表面有一層很薄但十分耐摩擦的透明軟骨,呈淺藍色,光滑而富有光澤。這層耐摩的透明軟骨在膝關節的運動功能中十分重要。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由於其體內激素水平下降,會引起膝關節的透明軟骨退化、萎縮、磨損,其光滑如鏡的透明軟骨便會出現點狀的「銹斑」(即出現局部壞死)。此時,身體會動員其內在力量來修復「銹斑」,包括滲出越來越多的關節液和骨質來進行修復。但滲出的關節液不僅不利於「銹斑」的修復,反而形成多種化學性炎症介質刺激源,導致積液的產生,引起關節周圍腫脹、疼痛、行走困難等一系列症狀。

2.png

膝關節周圍疼痛是膝關節炎最突出的表現,關節疼痛的特點是活動後加重,休息則減輕。有的表現為早晨起來疼痛明顯,活動後緩解,多量活動後再次加重。關節痛最初為發作性,受涼、輕度外傷等可以誘發或者加重疼痛。輕度時常常表現為滑膜炎,嚴重時表現為關節間隙明顯狹窄,活動受限,甚至膝關節畸形。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常見治療方法是採用服藥、打針、外敷中藥、針灸理療等治療手段。但只能起到暫時止痛的作用,無法根治

圖片3.png


目前,全球針對膝關節炎的治療方式除了上述所說的保守治療,還有就是給膝關節注入潤滑劑,增加關節潤滑性與靈活性,以此減輕疼痛,但無法改善關節軟骨內部結構,更加無法使磨損的軟骨組織再生,消耗完以後仍然要再次注射,反覆持續,容易產生依賴性,還可能降低人體自身分泌關節液的能力,效果逐漸遞減。

隨著炎症的加重,最終的治療方式只能採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但手術具有較大風險,另外,人工材料的固定性、嚙合性可能不盡如人意,術後關節功能受限,容易滑脫、碰傷,也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人工關節一般使用壽命為10年左右,到期仍然需要繼續更換人工關節,給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圖片4.png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傳統的治療方法並沒有實現軟骨組織再生,相反,有些方法甚至以進一步破壞軟骨組織為代價,換取一時的平靜安寧。而主觀因素導致的膝關節受傷大部分因素是因為軟骨、半月板之類等不容易再生的組織損壞或磨損,這些組織不像肌肉可以很快地長出來,幾乎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如何讓磨損、損傷後的軟骨組織恢復再生,這一直是醫學界關心並努力探索的課題。

關於上述問題,澳大利亞PURECELL集團所研發的UCF細胞因子專利產品完美的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並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切實地看到了振奮人心的反饋效果。至此,PURECELL拉開了一項全新的膝關節炎修復的帷幕。案例如下:


案例一:

2014年,一位受膝關節炎(韌帶撕裂、半月板損傷、軟骨磨損並做過四次膝關節手術)困擾多年的T姓先生,偶然間在澳大利亞瞭解到PURECELL的UCF細胞因子膝關節靶向修復,並進行了初次嘗試治療。治療一個月後,T先生反饋,困擾多年的膝關節疼痛基本消失。治療三個月後反饋,膝蓋已無疼痛感,生活恢復正常,逐步恢復進行跑步鍛煉,膝關節也逐漸恢復到受損前的狀態。


案例二:

2017年,一位F女士由於年輕時當校醫日行百里治療患者,後又成為教師長期站立,造成兩腿膝關節嚴重受損,長期經受關節炎的折磨(雙膝關節半月板大面積撕裂、老年退行性病變)曾在2002年進行過膝關節微創手術,但手術失敗。至此十數年來一直依靠藥物、理療等維持,但效果甚微,造成行走困難,出行需靠電動輪椅和枴杖,且夜間疼痛需要服用安眠藥和強力止疼藥來緩解關節疼痛。後經專家確診,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但F女士已經81歲,對老人來說手術風險較大。

於2017年10月21日,PURECELL集團接待了這位F女士,且經PURECELL醫療專家面診後,確認可能進行UCF膝關節修復,並由PURECELL首席醫療專家Dr. Ian Chinsee對F女士進行了UCF膝關節靶向性注射修復。據F女士的反饋結果,在接受UCF膝關節靶向修復一個月後,F女士雙膝關節疼痛基本消失,夜間勿需服用安眠藥和強力止疼藥,同時可擺脫輪椅直立行走三個月後F女士反饋,雙膝關節已無疼痛感,生活恢復正常,行走正常,再也不用電動輪椅和枴杖輔助了。2018年12月,距離F女士治療後已過去一年有餘,通過F女士反饋的MRI影像報告顯示,我們醫療專家驚喜發現,F女士的雙膝關節骨密度在逐漸恢復,撕裂的半月板已經粘合,軟骨部位清晰可見,軟骨面恢復光滑,雙膝關節恢復至較好的狀態。


案例三:

2018年5月,PURECELL接待了一位膝關節疼痛長達20多年的女士,這位女士在2017年7月4日的MRI報告顯示:雙膝關節部位關節炎、積液嚴重、骨密度低、軟骨和半月板磨損嚴重。20多年的膝關節疼痛不敢運動,導致大腿肌肉已經萎縮,國內醫院醫生建議手術切除半月板。但該女士曾有麻藥過敏史,無法進行手術。

在一個偶然機會,她瞭解到PURECELL集團的UCF細胞因子膝關節靶向修復療法,就這樣,經PURECELL澳洲醫療專家詳細診斷MRI影像報告後,同意這位女士進行UCF膝關節修復。並由PURECELL首席醫療專家Dr. Ian Chinsee親自給這位女士進行雙膝關節修復。根據反饋,在修復3個月後,該女士的雙膝關節部位疼痛感消失,腿部肌肉通過PURECELL專業膝關節康復鍛煉亦在恢復中,膝關節部位未發現腫脹。根據該女士提供的2018年10月26日最新MRI報告顯示: 炎症和積液基本消失,骨密度開始恢復,半月板,軟骨部位清晰可見,逐漸恢復重建。PURECELL醫療專家建議,UCF修復效果非常明顯,可持續觀察3個月後,再做一次MRI對比。這位遭受了20多年的膝關節疼痛折磨的女士,在這一刻終於面露笑容,表示待修復後再做一次UCF膝關節修復鞏固效果。


  

  


類似於上述案例,PURECELL已經接待了很多膝關節受損嚴重的患者,大量的臨床研究及臨床應用表明,UCF全陣列細胞因子全球專利產品對於膝關節炎、軟骨磨損、半月板磨損及損傷、韌帶損傷、滑膜炎、滑囊炎、積液、骨刺等膝關節軟組織損傷具有非常好的修復效果。不僅可以使膝關節磨損的軟骨組織修復再生,使撕裂的半月板粘合,更加可以調節膝關節內部環境,消除炎症,使關節液正常分泌,還您一個有力的「生命支點」!

圖片6.png



學會珍「膝」,不僅體現在治療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提前預防膝關節炎的產生及病理發展。具體為:

1、盡量避免身體肥胖,控制體重,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

2、注意走路和固有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長時間保持扭曲身體的姿勢。

3、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

4、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5、走遠路時盡量不要穿高跟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衝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6、體育鍛煉前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15分鐘走和拉伸都是很好的熱身方法。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7、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

8、膝關節遇到寒冷,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

9、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10、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


 

| 註冊